一本道

NEWS 新闻

喜报!中国服务设计十大优秀案例+4!

发布日期:2025-09-22        
审核

9月13日,2025服贸会·第八届服务设计大会在北京顺利举行。我院SDSI(服务设计与社会创新)课程的四组学生作品在本次大会的案例评选中表现突出,成功斩获两项“十大案例”及两项提名奖的优异成绩。这是一本道长期坚持服务设计教育探索与实践的成果体现。

本届大会由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主办,以“服务设计·重塑全球价值链的数字创新与协同生态”为主题,汇聚服务设计领域专家、学者、企业负责人及政府领导等嘉宾共同探讨服务设计在驱动产业创新、促进数字化转型与构建跨区域协同生态中的核心价值与未来路径。其中,一本道成人视频 共有四项作品入选。这些作品均源于巩淼森老师主讲的SDSI课程的创新实践,体现了同学们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、对服务设计方法的深入理解以及出色的创新与实践能力。


一、2025中国服务设计优秀概念2项

01、案例名称:人生圆舞曲-基于亲密关系重建的安宁疗护服务设计

学生:孙乐琪、姜若琳、李美依、陈雨辰、孙金叶、孙一乂

作品简介:

《人生圆舞曲》是一项聚焦临终关怀与生命教育的服务设计案例。我们发现在中国语境下,患者与家属常因对死亡的回避陷入沉默,错失表达与告别的机会。项目以“舞会”为隐喻,通过“独舞-共舞-众舞”的三阶段递进式服务流程,设计情感疗愈类桌游工具包、共创活动与配套小程序,帮助患者自然表达心愿、重建亲密关系,并扩展至养老、社区与生活场景。

02、案例名称:漾起爱的涟漪——社会创新视角下的残健共融水滴商店2.0服务设计

学生:李智扬、梁羽昕、卢勇行、常悦颖、吴麟然、郑思璐

作品简介:

在传统公益模式单向输出的当下,我们以水滴商店为平台,探索残障群体赋能与群众情感联结的双向价值共创。以“水滴”-“涟漪”-“浪花”为核心概念,生成品牌“涟漪漾起计划”。从残友共创、空间交互与多维运营切入,探索公益空间从单向帮扶向残健共融的转型。以“商店”为载体,整合商业资源、高校创新能力和公益服务,通过故事化展示、自助诚信售卖、参与式体验等方式,打破社会隔阂,以“漾起爱的涟漪”为宣言,打造可持续的善意循环生态。


二、2025中国服务设计优秀概念提名2项

01、案例名称:扑嗵-基于群体共融的孤独症中草药疗愈服务设计

学生:栾亦卉、王玉莹、邵意婷、王柯涵、冯缘、刘馨滢

作品简介:

扑嗵是种子落下的声音,也是心跳的声音。在这片草药园,我们不定义“普通”,只听见“扑嗵”。项目以中草药文化为纽带,借草药人格等设计,搭建起普通大众与孤独症群体间的共情之桥,以三次 “扑嗵” 瞬间,串联起 “文化体验 - 群体共融 - 主动赋能” 三段式疗愈路径,通过沉浸式自然体验、协作式职业实践与可持续公益行动,推动公众从参与体验者转化为融合共建者,助力孤独症群体的社会融合与职业赋能,实现普通大众与孤独症群体的双向疗愈,构建多元协作、包容共生的社会融合生态。

02、案例名称:星芽-以中草药驱动孤独症群体与社会共融的服务设计

学生:李晗凝、李昕桐、王禹纯、仇鹏程、占雯羽、李仕和丹

作品简介:

“星芽” 聚焦孤独症群体社会误解、就业困境等痛点需求,以 “看见差异,创造联结” 为核心,构建 “用户研究 - 服务系统 - 品牌体验 - 空间与界面” 全链路服务设计。项目线下设 “星芽灵感荟” 提供低门槛互动、“舒心坊” 做心理与家庭支持;线上小程序打造互助社群。通过打造双向共融互动场景,助力孤独症群体突破社会认知壁垒,更联动企业、公益组织构建起残健共融生态,推动社会对孤独症群体的认知从 “同情包容” 升级为 “尊重协作”,让 “不同但同等闪耀” 的理念落地为实际行动。

获奖名单

人生圆舞曲-基于亲密关系重建的安宁疗护服务设计

漾起爱的涟漪——社会创新视角下的残健共融水滴商店2.0服务设计

扑嗵-基于群体共融的孤独症中草药疗愈服务设计

星芽-以中草药驱动孤独症群体与社会共融的服务设计